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聚光灯下。 飘飘仙乐倾泻而出。 天后王菲,以一曲《尘埃》,掀开幻乐一隅。 台上,声动梁尘。 台下,心潮澎湃。 阔别五年,天后归来。谁人不悦? 众人远道而来,只为她的空灵之音。 听罢,解开眉间锁,凭添两行泪。 但场馆之外。 一声尖锐批评,刺破梦幻泡影。 “音色丢了,气息没了,音准走了。” 言之凿凿,控诉王菲太不努力。 控诉的人,名叫龚琳娜。 同为歌手,同样个性十足。 不同的是,王菲已成神。 一个神,是容不得质疑的,只容得下盲从。 理所当然,龚琳娜被王菲粉丝围殴。 “蹭热度” “博眼球” “又在作秀” 争议不绝于耳。 龚琳娜陷入两难。 继续发声?可舆论太过汹涌。 闭口不谈?可天后错得离谱。 她心一横,豁了出去: 互相吹捧,中国乐坛“皇帝的新衣”要穿多久? 她继续说,王菲不努力。 甚至说,王菲之所以退步,是因为身边没有说真话的人。 自此,争议滔天,余震不断。 而她也留下了一个“毒舌”、“不识抬举”的公众印象。 娱乐圈向来强调前后辈观念:入行早,名气大,人脉广,则更有话语权。 哪怕犯了错,因德高望重,也极少有人敢叫板。 从来如此,便对吗?龚琳娜不这么认为。 龚琳娜想要的,是真实。 看到王菲的懈怠。 坚持认为:“即便歌迷可以原谅你,你不可以原谅自己。” 这并非龚琳娜第一次,与主流声音做出对抗。 一年“315晚会”,掀开了多个行业乱象。 然而,歌舞环节却翻了车。 龚琳娜一语中的:全是假唱。 “造假不分大小,撒谎就是从一点一滴学会的。” 打假晚会,公然造假? 舆论瞬间炸开锅。 有人声讨晚会。 有人质疑动机。 更有人好心相劝,权威面前,不必如此较真,以免自断后路。 龚琳娜没听。 下一年,再次发声:“又315了,今年还假唱吗?” 第三年,给出当头一棒。 挑战完315还不够,春晚这边,她也没放过。 2014年,央视春晚进行时。 大张伟前脚刚唱完一曲《倍儿爽》。 下一秒,龚琳娜奉上打假微博: “没想到假唱的人那么多,好遗憾,不真实就很难感人。” 歌手梁欢,也发布了一份假唱名单。 大张伟的名字赫然在列。 被拱上舆论高地,大张伟不得不回应。 接受采访时,他说:“为了保证节目效果,保险起见,才选择假唱。” 态度也算诚恳,所以理解无数。 但同样身处娱乐圈,龚琳娜怎会不知晓这些? 正因经历过,她才不愿从众。 假的就是假的,永远无法成真,龚琳娜深谙此理。 打出生起,龚琳娜的母亲,为她铺了条四平八稳的路。 学民曲。 唱民歌。 将来考进民乐团。 龚琳娜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。 一路被天赋推着走—— 5岁登台, 10岁获奖, 12岁全国巡演。 在人才济济的音乐学院,更是当之无愧的民歌状元。 无数次登台演出,她都在心底想象:有朝一日,要让台下观众为她而来。 龚琳娜做到了。 大学毕业后,她如愿进入中国民族乐团。 唱歌,拿奖,一路晋升。没过几年,就在北京买了房。 年少有为,人生得意。 然而,龚琳娜一点都不开心。 那几年,演出密集,她常年飞往各地演出。 所到之处,人声鼎沸,观众将舞台围得水泄不通。 她脚踩高跟鞋,脸上妆容精致,身着华冠丽服,在万众瞩目中登场。 众星捧月,好不气派。 龚琳娜只觉得虚伪。 民乐团,千人一声,只有共性,没有个性。 但最关键的,是假唱泛滥。 很多次,她被要求假唱。 手里拿着没打开的话筒,耳畔响起预录好的音乐。 有时演出临时,来不及背歌词,龚琳娜开始自暴自弃:“反正都是假唱,不背也无妨。” 于是,她仰起头,做足表情,用话筒挡住嘴,着力表演声情并茂。 一曲过后,掌声轰鸣。 龚琳娜却陷入迷茫。 台下那一双双崇拜的眼睛,如同刀子,直往她心上戳。 戳得她万念俱灰,痛心入骨。 “他们在崇拜一个骗子!” 而后,她不停问自己。 过去所有的努力,只为今日造假吗? 几番发问,唤醒了龚琳娜的良知。 “够了!我不要做没有灵魂的木偶。” 只是,放弃谈何容易? 铁饭碗工作,人人趋之若鹜。 再者,母亲望女成凤的念头,还没着落。 可化作失去灵魂的赚钱机器,龚琳娜又不甘心。 举棋不定之时,她认识了老锣。 这位来自德国的友人,说话干脆直白。 相识之初,一开口就打中了龚琳娜的脊梁骨:“假唱好恶心。” 她没生气,只觉得诧异。 身边的家人好友,都知道龚琳娜在假唱,但从没人把这当一回事。 大家都认为,这是铁饭碗,能挣钱,假唱又不会少块肉。 只有老锣,用像针一样的话语,精准扎中她的穴位。 龚琳娜醒了。 不就是一份工作?辞了便是。 另一方面,老锣对中国音乐的执着,让她羞愧。 外国友人尚且如此,假唱的自己,怎能对得起学习民族音乐的初心? 老锣的音乐理念,令龚琳娜着迷。 她的行腔走韵,亦让老锣沉醉。 很快,他们走到了一起。 音乐、精神、感情,各方面的重叠。 一起打造“中国新艺术音乐”,延续音乐生命,成了龚琳娜的新目标。 归零重来,谈何容易? 没有一家唱片公司,愿意为他们出专辑。 在他们眼里,这样的音乐太过前卫,没人敢冒这个险。 北京待不下去了,老锣带着龚琳娜,撒腿就要往德国跑。 眼见女儿丢了饭碗,失去舞台,还要被这老外拐了去,龚琳娜母亲暴怒:“等着看,我不相信你们能幸福。” 事业遭遇坎坷。 爱情受到诅咒。 眼前只有一条路:去德国。 龚琳娜思忖万分,还是去了。自此,与母亲的关系一泻千里。 德国,也不是想象中的伊甸园。 没有花团锦簇,也非一路坦途。 语言隔阂为其一。 关键是缺乏舞台。 于是,居住在乡野田间的他们,一逮着机会就往外跑。 小剧场演出,观看人数寥寥,龚琳娜仍局促不安。 她太久没有以“真实”示众了,一登台,紧张成筛糠样。 一首《月亮代表我的心》,唱了三次。找不着调,连连破音,几度造成灾难现场。 老锣安抚她,没关系,观众不会反感你的真实。 龚琳娜又继续唱。释放几分天性,将自己完全打开。 这一回,她找回了音准,也找到了自己。 有了这次经验,龚琳娜更疯了。只要有演出,她便敞开了唱,在台上恣意撒欢。久而久之,观众多了起来。 卸下民乐团里的拘谨,摆脱假唱带来的枷锁。 自由,任性,灵气,填充着龚琳娜日后的音乐之路。 《忐忑》,就是这么来的。 歌曲一经发布,评价褒贬不一。 有人骂她哗众取宠,是神曲鼻祖。 有人赞她大胆前卫,是音乐专家。 争议与盛名同时袭来,龚琳娜没有被哪一项套牢。 她只是兴奋。 “原来不假唱,被批评也是开心的。” 被神曲推入大众视野的龚琳娜,妆容怪异,表情浮夸,迅速成为恶搞视频的素材。 谩骂声一片,她看得很开:被认识是件好事。 走红之后,龚琳娜更起劲了。 不在意眼角笑纹。 不在乎表情诡异。 也不介意扮相如何。 更不关心,“神曲天后“的标签,是褒是贬。 不断拓宽音乐之路。 只要能从中国戏剧、戏曲中,挖掘出中国的声音,赋予新的生命力,那就足够了。 所以她唱《法海你不懂爱》。 取材传统故事,抒发个人情感。 被骂无底线,戏谑佛教。 唱《金箍棒》。 意在表达,孙悟空的无畏本色。 被骂誉过其实,通篇都在耍嘴皮子功夫。 唱《水调歌头》。 一改往日温婉,糅合秦腔唱法。 被嘲侮辱摇滚,只会装腔作势。 神曲不断涌出,有人大骂:疯婆子一个。 但不论外界如何哂笑,龚琳娜要的不是被理解,而是几分钟的自我,几分钟的享受。 神曲带来的流量,她得到了。 龚琳娜的艺术追求,也非徒有虚名。 唱《小河淌水》。 低声吟唱,能缠绵蕴藉; 放声高歌,却不扰清幽。 穿越云霄的思念,透过一声“啊”,摊在面前。 唱《山鬼》。 情绪浮动,张力十足。 时而婉转,时而啸鸣。 少女的痴情,在猿狖齐鸣中,走向悲情。 唱《庭院深深》。 一身枣红长裙,一曲孤歌飘零。 帘幕重重,门掩黄昏,闺阁幽闭。 乱红满地,秋千空荡,无语凝噎。 一曲过后,落寞笼罩四周。 有人言:“我等凡人,怎配聆此仙音?” 神曲在前,名作随后。 过去的成见,在一首首曲子中,被重新洗刷。 她够格评价他人了吗? 回过头来看,龚琳娜所寻求的,不过一个字:“真”。 只要真实,是褒是贬,她全盘皆收。 只要真实,她都认。 她始终记得老锣说的,不要假唱,那很恶心。 多年以后,她回赠自己一句:“假唱假意,再大的名,再高的技,皆故弄玄虚。” 从此,划清界限,淡然释怀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• 新闻资讯
• 活动频道
更多